選擇性不語症[圖+影]
選擇性不語症
報載一名鍾姓國一男生,每次到校即緊閉雙唇、不說話,惟回到家又恢復正常。校方研判可能與初進小學時曾遭不愉快經驗,且長期未受到正視、開導所致。
所謂選擇性不語症(elective mutism),乃指兒童因明顯之情緒因素選擇性說話,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說話惟在其他特定場合下無法說話。
本症患病率較低,國外報告5歲兒童為千分之7.2,入學後7~8歲時千分之0.33~0.8;台灣研究顯示國小學童約為千分之2.65,女生約多於男生,常在學齡前病。
病因方面,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患童之心理發展停滯在肛門期,他們以不語作為對抗口頭攻擊的防衛機制;而行為學派認為患童存有慢性焦慮與膽怯,故以緘默不語來降低懼怕感,並透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得以維持。
鍾姓學童的母親表示,他剛進國小時因對學校環境感到陌生、懼怕,曾多次被老師說:「只會哭,不會說話。」讓他對上學產生莫名的畏懼。
何志培舉自身案例,家中有小二女學童,自幼膽小,講話不多,開學後遇到一位男性班導師,脾氣較大,時常體罰學生,令她深感害怕。一次老師走到她座位前讓她讀一段課文,她久久讀不出來,當場被老師重重地擰了耳朵致耳根處流血。自此事件後,她在學校一言不發,也沒有和老師、同學講過一句話。惟到商店購物等公共場所卻能說話,聲音低沉。綜合臨床資料研判,該女童也是位選擇性不語症患者。後經六個月的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已可在校講話了。
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此症乃由心理因素作用於具有某些人格特質的兒童而產生不語。因素約有下列幾項:
1.素質因素:患童比一般孩子敏感,膽怯、害羞、孤癖、脆弱、依賴性較強。其父母有人格障礙和精神疾患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2.發展因素:本症的發生無明顯器質性損傷,但與發展不成熟有相關,例如:a. 雖已有言語功能,但患童開始說話比正常者明顯遲緩;b. 常伴有功能性遺尿、遺糞等其他發展障礙存在;c. 部份患童腦電圖檢查表現為不成熟腦電圖及其他異常變化。
3.心理與家庭環境因素:專家認為患童之母親易焦慮,在家處於支配地位,對孩子過度保護,致兒童不易與他人特別是與成年人建立關係,以後則以不語作為人際關係中的處理策略。例如鍾姓學童對學校環境本來就感到不安,又被班導師多次責備,致造成他在校不語表現。
何志培從臨床經驗發現,許多選擇性不講話的兒童有早年感情受創的經歷,如家庭矛盾衝突、父母不和、雙親離異、虐待兒童等等,有些孩子在家庭環境的變遷或一次明顯的精神刺激後發病。
本症預後較好,經治療大部份在數月至數年後恢復,部份個案發展為慢性過程,持續到青少年期。父母有明顯性格缺陷的病例預後較差。
治療上主要使用心理治療,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家族治療、行為治療及精神分析法等,其中以行為矯治效果較好。患童通常在門診處置即可,不必住院。
何志培期盼鍾姓學生在適當的心理治療和學校輔導之下,開口和同學講話,上課能回答問題,而不再是「沈默的羔羊」。
選擇性不語症
引用自:沈默的羔羊 談選擇性不語症
選擇性不語症 影片
影片:Selective Mutism